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桐城市支中心-全国桐城派研究资料中心
[图]3月28日我馆协办的“六尺巷德法相依,笃素堂礼让人家”公益讲座在扬州图书馆开讲
来源:桐城市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5-04-01 08:59 浏览:0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耳熟能详的家书,出自清朝名相张英之手,六尺巷佳话由此留传至今。

    3月28日下午,清朝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家族世孙、曾任桐城市博物馆馆长的张泽国老师做客“扬图讲坛”讲授由桐城市图书馆协办的主题为“六尺巷德法相依,笃素堂礼让人家”的公益讲座,与扬州听众分享张氏家族的礼让德行与家风、家训。

    讲座现场,张泽国先生从六尺巷的典故,讲述张氏家族的礼让德行与智慧,历朝历代对张氏家族的推崇及张氏家族文化对现今依法治国德法相依的借鉴意义。

    张泽国先生介绍,早在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来源,就和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叶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尚书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叶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人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尚书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叶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

    张泽国先生说,在张英的一生中,关于六尺巷的故事,只是其中之一。作为清代一代名臣,张英一生清正廉洁,是康熙皇帝相当倚重的大臣。当时,康熙皇帝在紫禁城内设立了一处南书房,在大臣之中,选几位品学兼优的,专门负责为他起草诏书。当年的南书房,相当于现在的书记处。而负责统领南书房的,就是张英。为了方便张英工作,康熙皇帝还在紫禁城内,赏赐了一处住房给张英,让他上朝下朝都很方便。而张英自己,本身也为政务操劳,每天都是起早歇晚,竭诚为康熙皇帝出谋划策。因为非常信任他,所以他提出的政务观点,康熙皇帝绝大多数都会采纳。康熙皇帝对张英也是非常信任,在张英告老还乡后,康熙皇帝南巡时,都会召集张英来接驾。而每次张英接驾,都要从安徽出发,经过扬州。不仅是康熙,就是后来的雍正、乾隆,在即位时,都对这位老臣追加封赏。正所谓是“生前位极人臣,卒后荣誉备至”。张英出身于书香门第,在他的先辈中,就有不少名垂青史的名臣,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熏陶。他的父亲常常告诫他,要以耕读传世。对待君王,对待工作,要有忠诚之心。对待朋友,要有真诚之意。尽管备受皇帝器重,但是张英从来不仗势欺人。相反,朝中大事,他从来不对外人说。很多大臣被提携,都是张英提出的,可是他们却一直都不知道。

    张英这样一位名臣,对于家风也有着自己的观点。他曾著《聪训斋语》一书,就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他就写道:“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友者不败”。读书的人素质自然就高,种田的人自有饭吃,积德行善的人不会一败涂地,慎重选择交友对象的人会立于不败之地。

    在家风中,张英首先强调了读书,这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当时的百姓想要出人头地,唯有读书任官。张英读书也很辛苦,在20岁时,就得了痨病,还好妻子散尽家财,才将他抢救过来。他就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首先是身体健康,其次就是望子成龙,有了文化,也不至于散失家财,读书也是安身立命的途径。另外,还有种田,张英一生节俭,他将节省下来的开支,都用于赈济穷人。晚年时,他夫人每天给他熬一碗参汤,喝了几次,他就坚决不喝了。这样的家风家训,至今仍有教益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张氏家族的家训家风,正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打印此页】 【收藏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图]1月22日我馆为市看守所流动服务点更换图书
下一篇:[图]近日,我馆支部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