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导航 > 文都讲坛

第39讲:明清时期桐城名宦的主要特征

来源:桐城市图书馆 发布:2016-03-28 浏览:0

由桐城市文广新局主办,桐城市图书馆承办的“文都讲坛”第三十九讲、“道德讲堂”第十二讲:“明清时期桐城名宦的主要特质”于3月26日下午在市图书馆三楼多功能厅开讲。

讲授嘉宾江小角教授,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桐城派研究中心主任。系安徽省孟子思想研究会、李鸿章研究会、企业文化研究会、桐城派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安徽省专家组成员;安徽省文博图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库成员。

主要从事桐城派、安徽地方文化研究和文献整理工作。代表性成果有《父子宰相家训》(合)、《桐城派名家评传》(合)、《桐城历史文化丛书》(合)、《张英全书》(合)、《桐城派名家文集》(合)、《张廷玉全集》(合)等。在《文献》、《文物》、《光明日报》、《安徽史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策划申报并共同主持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献整理项目《桐城派名家文集》,该项目整体规模为1000万字(成果结项被评为优秀),2015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桐城派与清代书院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徽州族谱资料整理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桐城文派史》、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张廷玉诗文集》和安徽省社科项目《桐城派与清代安徽书院研究》等。

江小角教授在两个小时的精彩讲座中,深入浅出地讲授了桐城在明清时期,桐城人于全国各地任职的官员有千余人。他们有的在京城六部及相关衙门任职;有的足踏边陲,施政各地,甚至累死在边疆穷困之地。既有影响朝政的朝廷要员,也有独撑一方的封疆大吏,对当世乃至后世影响大。一些人在全国各地任职知县、知州、知府,都能勤政廉政,兴学为民,除暴安民,既受朝廷褒奖,更受百姓爱戴。明清时期,桐城声名鹊起,与他们在各地树立起来的良好政声,有极大关系;一些人成为当朝的中流砥柱,对维护封建统治,推动历史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些人为朝廷谋划大政方针,建章立制,影响巨大。客观总结明清时期桐城籍官员的概况,具有以下特质。

1、高尚的爱国精神。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桐城人同样予以继承和发扬,在一些官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抗倭名臣阮鹗,还是保卫台湾的姚莹,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桐城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明朝嘉靖时期,浙江、福建沿海等地,倭寇猖獗,侵占岛屿,杀人越货,为害甚烈。一些官员为了个人安危,想招抚了事,但阮鹗主张歼灭寇贼,并亲自率领诸生、壮士,斩杀倭寇,深受士民爱戴。后遭御史宋仪望弹劾诬陷,罢官下狱。到隆庆时期,终于平反昭雪;万历时期,赐御葬,入乡贤祠和浙江名宦祠。

姚莹对台湾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先后任职知县、通判和兵备道。他针对台湾境内高山族、汉族杂居引起的矛盾,一方面铲除强暴,打击黑恶势力和犯罪分子;一方面改造仰山书院,传播文化知识,教以礼让,引导民众朝着文明的道路前进。道光时期,英国侵略者进犯台湾,姚莹和总兵达洪阿认真分析形势,率领台湾军民抗击英国侵略者,取得抗英斗争胜利。后来遭到诬陷,革职下狱,朝野震惊。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朝廷将姚莹释放出狱,贬官四川。不久,又差遣到西藏。姚莹认识到西藏的重要性,详细考察西藏的风土民情,撰写《康輶纪行》一书,揭露英、俄等国企图侵略西藏的野心,建议朝廷加强沿海及边疆防务。

清末江西南昌县令江召棠秉公处理教民事件,遇刺身亡,酿成震惊中外的“南昌教案”。“南昌教案”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一场伟大斗争,历史把江召棠和这场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接受后人永远的尊敬与怀念。由此可见,他们在横遭诬陷,冤屈难伸的情况下,置个人生命于不顾,情系国家安危。这种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2、朴实的爱民情怀。做官要为民作主,是历代为官者情系百姓的写照,桐城许多为官者更是如此。明代永乐时期,朱善远任云南鹤庆府同知,刚刚到任,适逢灾荒,民不聊生。他先将自己的俸禄捐出,救济灾民;然后上奏朝廷,请求开仓赈灾;打击偷盗行为,保障百姓生活安定。康熙年间,姚文熊到陕西阶州任知州,阶州地瘠民贫,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每年纳赋之外,还要交附加钱粮。姚文熊理事后,决定免征附加钱粮。上级官吏仍旧派员前来催缴附加钱粮,姚文熊下令将其中骄横跋扈者,捆打后,赶出境界,后遭上官弹劾,降职归里,泰然处之。康熙年间的倪灏、雍正时期的方求义、乾隆时期的倪企望、嘉庆时期的朱杰等无不如此。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桐城人官做到何地,就把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带到此地,做到为官一地,兴业一方。如张若渟到浙江任职,请求朝廷把陆耀所写的《甘薯录》颁发浙江各地,让百姓学会种植,给百姓生活带来新的粮源,大大提高了百姓抗灾、御灾能力。像他们这样不顾个人荣辱,真心替百姓办事的好官,在桐城的为官者中,举不胜举。

3、坚定的除恶意志。打击黑恶势力,替百姓伸冤,给百姓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也是最善良的普通百姓对地方官员的期盼。嘉庆时期,张裕勷任广西阳朔知县。阳朔地处西南边陲,常常有外匪入境行劫,他厉行保甲之法,冒险亲自查缉犯罪分子,没有多长时间,行劫之匪,捕获殆尽,百姓得以安枕无忧。乾隆时期,姚棻到皋兰县任知县,境内有巨匪马得鳌,出则为盗,入则扰民,党羽众多,抢劫官府,掠夺百姓,无恶不作。姚棻深入了解其活动规律,精心策划抓捕方案,一举消灭这个危害一方、让百姓寝食难安的黑恶团伙。百姓闻讯后,欢呼雀跃,乾隆皇帝下谕旨称赞。道光时期,广东揭阳县社会动荡不安,黑恶势力猖獗,百姓不敢赶集,集市荒废,货物断流。姚柬之上任后,当众宣布:“吾治斯邑,不爱官,不爱钱,不畏死,有梗吾治者,锄之。”他敢于以狠治恶,毫不手软。从上任之初,就以高压态势,打击黑恶势力。姚柬之铁腕治匪,使揭阳“一境晏然,商贾为通”,成效显著。姚柬之离开揭阳时,“揭民泣走送者万数”。这些以实际行动去为民护民的亲民官吏,当然受到百姓的拥戴。

4、顽强的名节追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非常讲究气节,这些在桐城人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从方法到左光斗,再到张秉文,无不视名节如生命。如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胡作非为,许多桐城人为了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生活,同魏忠贤及其党羽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先是巡抚方大任弹劾魏忠贤,反遭其报复、栽赃,流放外地。其次是左光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上疏弹劾魏忠贤等“三十二可斩”之罪,也反遭迫害,摧残致死,其兄左光霁株连致死。再有方孔炤,不顾个人安危,蔑视魏忠贤的淫威,在朝堂之上,公开站出来反对熹宗赐封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为肃宁伯,认为这不合国法祖制。此举大大触怒了魏忠贤,其党羽爪牙,使出浑身解数,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方孔炤,方孔炤被削去官职。还有时任礼部侍郎的何如宠,眼看杨涟、左光斗等人遭到陷害,想法搭救。魏忠贤及其亲信知道后,立即上疏弹劾何如宠,理由是何如宠与左光斗都是桐城人,同乡好友,交谊深厚,属于同党,因此何如宠也被削职。桐城这些官员演绎了中国历史上一幕惨烈的忠与奸的较量,尽管邪恶暂时得势,但名垂青史的是那些忠贞之士。

5、良好的育才理念。桐城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读书,到了明清时期,读书之风尤盛。许多人依靠读书,走上科举、为官之路。凡是外出做官的人,官做到哪里,也把桐城人“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优良传统带到那里。每到一地任职,总是察民风,观民俗,建文庙,兴学校,培养人才。像张廷璐、张廷瑑这样的地方教育最高长官,以兴教为第一要务。张廷璐在正文体、选拔人才等方面,卓有成效,时人赞誉他在学政任上培养的人才,“足备国家数十年桢干之用”,其功尤巨。他任职期满离开江苏时,百姓“皆环泣走送,千里不绝”。张廷瑑在学政任上,亲力亲为,选拔优秀人才,受到朝廷嘉奖和皇帝赞誉。张廷璐兄弟逝世后多年,乾隆皇帝还对身边的大臣说:“张廷瑑兄弟皆旧贤臣者,今尽也!安可得也?”从许多资料来看,明清时期,江南学风大盛,这和桐城人在各地为官,全力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

6、创新的革俗意识。桐城人在一地为官,除了大力发展教育之外,对有些地方的不良习俗,尽力予以革除。明朝隆庆年间,张淳到浙江永康任知县,永康土地贫瘠,百姓穷困潦倒,生了女孩子,大多弃而不养。张淳了解情况后,不断训诫弃养女婴者。一时间,永康之地,被救活的女孩或婢女所生的女孩,都取名叫“张生”。明朝崇祯年间,何如宠任礼部尚书,对过去的一些陈规陋俗进行革除。依照旧例,宗室子孙的命名及婚嫁,需要经过皇帝钦准。长此以往,一些官吏乘机设关卡,要挟索贿,导致积压奏文逾千份。有的人已经老死了,还没有得到名称;有的人白发满头,仍然未婚待娶。何如宠在朝廷之上,力陈其弊端,请求革除旧例,使皇族中得到命名、婚娶者达六百多人。清顺治年间,吴道观在河南商水县任知县,提倡节俭,移风易俗。该地百姓重男轻女,溺女之风愈演愈烈。吴道观了解情况之后,坚决禁止淹溺女婴,违者严惩不贷,此风渐息。后来,民有生女者,名为“桐女”,以示报答。这些为官者敢于破除旧俗,为民造福,体现了桐城人与时俱进的风格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7、虔诚的孝道坚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百善孝为先,桐城许多官员堪称模范。许多人不管到哪里做官,都把自己的父母、长辈牵挂在心。得知父母身体不适,不管路途遥远,也要亲自回家探视、侍奉;有的人弃官归里,伺候父母。父母病故,都依例回籍守孝三年。何如宠和哥哥何如申同年考中进士,后入翰林院,闻父亲在家生病,立马回家探视。其父去世后,因老母健在,向朝廷告假回家奉养。兄弟二人约定,二人不同时外出,如需要外出当差,必留一人在母亲身边陪护。方苞侍父孝母,亲兄爱友,颇有一段佳话。方苞参加礼部科举考试,当时满朝官员都以为方苞能夺魁。其时,得知母病,他谢绝李光地等人挽留,立即南归,侍候母亲。嘉庆时,方维甸擢升闽浙总督,君命难违,他为了侍奉母亲,请求皇上另选他人接替,奏称“臣母不能顷刻离臣,臣又不能奉母就道,恳辞新命”。后来,嘉庆皇帝满足其心愿,并说“朕以孝治天下,不忍拂人子至情”,同意方维甸回籍省亲,“以示体恤”。诸如此类,对后世影响很大,时至今日,身处外地的桐城人恋乡情结尤重,父母之命不违,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8、廉洁的勤政风范。古代桐城人做官,把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居官廉洁,作为自己份内之事。在他们所官之地,都留下了美好的赞誉之声。这也是桐城长期以来享誉全国的原因之一。许多人在贫穷的地方为官,不仅洁身自好,而且把应得的俸禄都捐出赈灾济民,乃至回家无路费,病卒官府,无钱买棺入殓。吴逢圣曾任保定府、台湾府知府等职,从台湾回来途中,突然与盗匪相遇,盗匪见其行囊空无一物,乃叹息曰“确是好官”,“相戒勿犯而去”。张英认为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他要求子侄务必做到:“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张廷玉认为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孙后人为官时,务必要“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总督汪志伊,素以清正廉洁,享誉朝野。外出考察,轻车简从,不讲排场,膳食费自付,常常只吃豆腐一菜,时人称他为“豆腐总督”。这给嘉庆时期日益腐败的官场注入一股清新气象,乃至当时名流大家阮元、铁宝、姚鼐等数十人都为之景仰,著文吟诗,题匾作词,勒石歌颂。

翻开明清时期桐城人为官的历史,不难发现,他们不管官阶品级高低,都能以“廉”字当头,做到廉洁自律,两袖清风,很少有人因为贪腐而罢官,确实令人难以置信。掩卷之馀,心情难以平静。他们留给今人的这些特殊财富,让子孙后代永享荣光。

<< 点击返回

上一篇:第40讲:住房公积金知识讲座

下一篇:第38讲:冠心病的防治

Top